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
重庆节能微信公众号
2022年12月23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重庆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渝人社发〔2022〕68号),标志着我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职称序列的诞生。该专业职称序列秉承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低碳、节水减排、绿色制造、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应对气候变化为主,开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各个专业的职称评审,切实解决了当前工程技术领域绿色低碳专业各级职称相关专业不足,尤其是高级职称专业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困难、人才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将为壮大绿色低碳人才队伍,助推我市绿色高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一、重庆市职称序列概况
重庆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之前,重庆市共有85个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其中评审正高级职称的有6个,评审副高级职称的有35个,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都能评审的有44个。85个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与绿色低碳相关的职称专业,只有市人力社保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以及市能源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能源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市人力社保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是重庆市唯一的工程技术类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为全市,但该评审委员会不开展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为全市,评审专业侧重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管理等与环境直接相关的专业,且大多为环境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而未涉及到节能节水、能源管理、绿色制造等专业,有较大的局限性。
市能源局组建的重庆市工程技术能源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是目前重庆市唯一的能源相关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为全市,可进行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评审,评审专业主要是煤炭工程类、电力工程类、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三大类,三类工程主要评审的专业如下:
1.煤炭工程类:采矿、选矿、机电、通风、地质、测量、岩土工程、探矿等有关专业;
2.电力工程类:热能动力工程(含核能、太阳能、地热及其他热能形式发电)、水能动力工程(含潮汐能、风能发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有关的专业;
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钻井、油气开采、油气地质勘探、石油工程、油气储运、油气安全管理、油气质量管理、生物天然气工程等有关的专业。
从上述专业可看出,目前全市唯一的能源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要是接收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发电、输配电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申报,而从事节能低碳管理、咨询、设计、研发和能源管理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并未包含在内。
二、其他省市绿色低碳职称情况
上海共设有25个职称系列,75个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其中涉及到能源及节能环保的系列有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科学研究涉及到的节能低碳方面的专业为新材料与能源——从事金属和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材料测试评价共性技术和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常规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涉及到的节能低碳方面的专业为汽车新能源、冶金专业热能与环保(包含从事冶金工厂的热工设备、燃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炉窑设计、节能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工厂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规划专业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研究、城市管理专业交通节能减排技术、能源化工等。经济系列涉及到的节能低碳方面的专业为能源管理(高级经济师)。上海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在节能方面设置的专业较多较细,涵盖了新材料与能源技术、汽车新能源技术、冶金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及能源管理等方面,分别由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工程技术汽车专业高评委、工程技术冶金专业高评委、工程技术规划设计专业高评委、工程技术城市管理专业高评委、经济系列(工商经济)高评委负责。
山东省有39个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其中涉及到节能低碳的只有节能工程专业,该专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建的山东省工程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负责。
深圳于2020年设立了全国首个节能工程职称评审委员会,并已于2020年12月底开始受理职称评定工作,受理范围包括节能工程专业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含助理级和员级),受理专业包括从事与节能相关的(不包括建筑节能)研究与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实施、咨询评估及管理等。
三、我市绿色低碳职称需求
我市从事绿色低碳工作的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在少数,工作内容包含节能诊断、节能检测、节能监察、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碳排放核查、碳资产管理、绿色制造、节能技术咨询服务、节能技术推广、节能宣传培训、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等方面。该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涉及的专业较广泛,除了上述的环境工程、能源开采以及动力热力、输配电外,还包括化工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由于高级职称评审对专业能力和个人业绩的相关性要求较高,而现有的能源职称评审相关专业不足,许多从事节能低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着找不到对口的专业申报、职称申报困难的问题。
据保守估计,我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专职人员约1500人,各区县从事节能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在编和非在编)约400人,社会上从事节能咨询服务工作的咨询机构人员约500人,这部分需求量约为2400人,其中高级职称申报量按总量的1/6估算,约为400人。再加上从事节能技术研究、节能设备工程和其他非重点用能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我市的节能低碳专业缺口总需求大约在5000人以上。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体系,使得专业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职称的设立,可最大程度的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认同感,打破多年来职业上升受阻的困境,对于整个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推动绿色低碳事业和产业发展起到非常有益的帮助。
我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职称序列属国内首创,是市经济信息委和市人力社保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和部署的具体体现。
人才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市绿色低碳相关产业、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市从事绿色低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约5000余人,且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专业需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
四、绿色低碳专业方向和申报
重庆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职称设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对应名称依次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绿色低碳专业领域包括:
1.节能工程类:节能咨询、节能设计、节能管理、节能测试、节能技术研发等专业。
2.节水工程类:节水咨询、节水设计、节水管理、节水测试、节水技术研发等专业。
3.低碳工程类:低碳设计、碳咨询、碳核查、碳管理、碳测试、低碳技术研发等专业。
4.新能源工程类:新能源咨询、新能源设计、新能源技术研发等专业。
5.绿色制造工程类:绿色制造设计及评价、绿色标准研究与制定、绿色产品检验检测等专业。
6.循环经济工程类:循环经济规划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应用、再制造研究与应用等专业。
7.绿色材料工程类:绿色非金属材料工程、绿色金属材料工程、绿色高分子材料工程等专业。
近期我市将开展绿色低碳专业职称首次评审工作,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登录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平台职称申报系统,向重庆市工程技术绿色低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进行申报。